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投中网”(ID:China-Venture)
文/张楠
来源/投中网
“墙外有两株树,一是株枣树,另一株也是枣树”。
前段流行起来的废话文学,据说溯源就是它——鲁迅的散文《秋叶》。大先生肯定想不到,一百年后,诸如“听君一席话,如听一席话”“三人行必有三人”等真废话,成了消遣方式。
可是,废话文学当消遣挺好,当真,就不对了。
最近跟一位投资行业的朋友闲聊,他吐槽同行的论坛发言和相关文章,“堪称废话文学集大成”。
听他这么说,我顿时坐不住了,“你凭什么这样平白的侮辱人?坐到那儿的人都有头有脸,投资人说的话,能算废话吗?”
朋友拍拍我,“别急,给你举几个例子”。
他问我,有几句话,你听没听过?比如投资形势是“不能盲目乐观,也不要悲观消极”,说到心态就是“忽略波动,保持耐心”,并且“不忘初心”,说到洞察,必谈“底层逻辑”,说到大环境,“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”,说到宏观经济,“正处于大转折时期”。
我急了,就说啊,怎么了,不都挺对的吗?
他“啪”一拍手,说问题就出在这个“对”上,这些话放在任何时间地点都是正确的,说白了就是没用的废话,私下里说点讨巧的废话,自然能调节气氛,不过公开语境下还讲废话,不是耽误彼此的时间嘛?大家都挺忙的。
我有点接不上话,仔细一想,可能还真是这么回事?
回家躺床上睡不着,我又想起足球解说徐阳指导,被很多球迷认为是“片儿汤话”的巅峰人物,我放一段虎扑老哥总结的“徐阳语录”,先声明没有任何对徐指不敬的意思,权当论据,感受一下。
1.还是要多利用场地的宽度。
2.还是要将球控制在脚下。
3.还是要再耐心一些。
4.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个人能站出来。
5.领先的一方要注意防守,同时落后的一方也要加强进攻。
6.比赛已经进行到白热化,这个时候就是考验双方意志品质的时候了。
7.巴萨更注重对球的这种控制,而皇马更注重的是速度。
8.这场比赛我们的球员一定要发挥出技战术水平,打出自己的风格,展现出好的精神面貌。
9.阅读比赛的能力非常强。
10.这个球守门员不扑就进了。
现场解说没法允许沉默,说些不过脑子的“废文”填补空白倒也容易理解,投资人也一样,到了必须要发声的时间或场合,没有合适的内容,“正确的废话”就成了唯一的选择。七八年前,在周鸿祎的新书发布会上,老周曾表示创业者要懂得说人话,徐小平捧哏说“我们的有创业者连鬼话都不会说”,现在倒好,情况大概反过来了。
“大人,时代变了”
10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,在另一家媒体采访一位投资人,聊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,我以为这是他面对媒体时的职业状态,没成想此后在不同的论坛上见到,他讲的还是同一套话,乃至后来接触到一位LP,说这位投资人募资的风格,也是“讲PPT”,LP提出的顾虑和疑问,总也聊不明白。
这我才意识到,有些人是有“惯用话术”的。
再工作几年,我又发现一个问题:大部分人都是有“惯用话术”的,包括我自己。
所以,问题不是“有话术”,而是“不更新话术”,我发现上面讲的投资废话文学,核心问题是太“隽永”,太“穿越周期”了,导致有些人多年以来工作的常态,就是向不同的对象宣讲同一套话术。
我知道,你可能会说,话术固定意味着长期主义,意味着相信,而且如果结合行为和结果来看,“相信”还是最伟大的力量。
这我当然是承认的,君不见巴菲特凭一己之力向全球推广了滚雪球的价值投资理念。其中国信徒如段永平、李录等更是带动力一批人走向价值投资,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·希勒在其新书《叙事经济学》中认为,传播力是最关键的要素,如果叙事在人类的交流中得不到复述,就会被逐渐遗忘。显然无论多有价值的信息,也要靠一次次的复述广而告之。
作为烂番茄新鲜度高达85%的年度大片,最近上映的《沙丘》评论两极分化,显然出乎意料,很多人吐槽电影冗长、枯燥,两个半小时连像样的高潮都没有,只讲了故事的开头。